相信普遍香港女士都體驗過經痛,尤其是體虛的女士,輕則頭痛腹痛,重則全身乏力,甚至暈倒。除了吃止痛藥外,不少女士都會從中醫入手,希望透過中藥調理體質,改善經痛狀況,其中天灸治療更是近年大熱的療法之一。以下會介紹經痛的原因、天灸功效、如何藉天灸紓緩月經疼痛,以及2025年天灸日期。
為甚麼會經痛?
月經時,子宮會收縮以排出子宮內膜的血液及其他物質,而導致經痛(俗稱M痛)的主要原因是此時子宮收縮得過於強烈,壓迫到周遭的血管,使血液無法輸送氧氣到子宮,讓子宮因缺氧而產生經痛。經痛主要集中在下腹部,在月經前或月經期間,女士會感到陣痛或像間歇性的抽筋、痙攣,甚至會頭暈、嘔吐和全身乏力。
天灸是甚麼?
天灸並非針灸,天灸療法是指於一年中的特定日子,利用數種藥性辛溫的敷藥,貼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穴位,激發經絡,調整氣血,以助防治疾病1。
天灸能紓緩月經痛楚嗎?
從中醫角度來看,經痛主因為腎氣不足、疲勞過度、讓身體遭到寒邪入侵,導致沖任損傷、氣血失調。常喝凍飲、長期處於室溫過低的地方或經常穿着大熱的短身小背心亦令下腹容易受寒,令寒邪聚於胞宮,誘發經痛。天灸正正能針對經期時因虛寒誘發的疼痛,溫暖經絡氣血,透過「暖宮」,排除體內的寒氣,情況有點像女士於月經時喝熱飲紓緩經痛一樣;根據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的《天灸療法治療月經病》,天灸通過溫經活絡,固本培元,增強抵抗能力2。
更多天灸功效
天灸的功效並不限於紓緩經痛,中醫認為天灸通過溫熱藥物來刺激穴位,能增加體內陽氣,讓身體達到陰陽平衡,故對虛寒性疾病或冬季易發病,如鼻敏感、哮喘、體虛易感冒、腰痛、經痛、慢性腹瀉等,都有其好處及作用3。不少OL在辦公室久坐都會感到手腳冰冷,天灸就能針對這點,改善體質。
2025年天灸日期
天灸的時間定在每年的「三伏天」及「三九天」,又稱為「三伏天灸」及「三九天灸」。「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三天,是治療虛寒疾病的最佳時機;而「三九天」則是一年中寒氣最重的三天,此時陰極陽生,「三九天灸」亦可視作「三伏天灸」的補充和延續,以加強三伏天灸的治療功效3。根據各大中醫診所的資訊,2025年的天灸日期如下4:
「三伏天灸」日期:
- 初伏:2025年7月20日
- 中伏:2025年7月30日
- 末伏:2025年8月9日
- 加強灸:2025年8月19日
「三九天灸」日期:(2025年待更新)
- 初九:2024年12月21日
- 二九:2024年12月28日
- 三九:2025年1月9日
- 加強灸:2025年1月16日
天灸注意事項
進行天灸時,一般成年人需敷藥約1小時,小孩則按情況敷藥15–30分鐘。由於敷藥辛溫,敷貼部位有機會有灼痛感,皮膚亦有可能出現紅腫、刺痛,甚至水泡。若果皮膚出現水泡,應好好保護表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若有紅腫不適,也可塗上護膚膏紓緩皮膚刺激。雖然以上皮膚反應均屬正常現象,但若真的難以忍受,緊記立即撕下敷貼3。
此外,為免影響天灸的功效及好處,治療期間亦應戒口,忌吃濕熱的食物,如海鮮、牛、鴨、煎炸、辛辣、生冷食物等;接受治療當天,敷藥部位也不應沾冷水或用肥皂等刺激性物品擦洗3。
由於每人體質各異,如果大家對天灸療法有疑問,建議先向中醫師查詢。
中醫著重調理身體的觀念,近年成為了不少人在治療和康復時的新選擇。根據香港政府的統計,2021年到中醫診所求診的人數便高達128萬,足足較2015年上升了16%^。中醫在現代醫學的角色日益重要,因此,在比較不同醫療保險的保障範圍時,是否涵蓋中醫治療就顯得格外重要。
富衛人壽的「尊衛您醫療計劃」(FWD vPrime)+是獲政府認可的自願醫保計劃,計劃全數保障++一系列住院及手術費用,每年保障限額高達1,250萬港元,不設終身保障限額,更就出院/日間手術後90日內的中醫治療提供最多15次跟進門診,每次賠償限額為600港元,以及提供中風復康治療的中風輔助保障#,賠償專科醫生及中醫師的診症及治療費用,讓您可以選擇尋求專業的中醫治療。另外,投保自願醫保還可享每年免稅額高達8,000港元!##
全數保障一系列住院及手術費用
- 不設終身保障限額
多達6個自付費選項
- 獲得10Life「5星級」自願醫保(半私家房)及「5星級」Top-Up 醫療保險
FWD致力提供一系列的資訊,包括健康知識、生活消閒、理財貼士、保險學堂等,解答您的各種疑惑。而FWD網上保險平台「超基本」地提供「勁方便」的保險體驗,最快5分鐘可完成網上申請。